当前位置:首页娱乐明星蘇童 童忠貴

蘇童 童忠貴

蘇童 童忠貴

蘇童 童忠貴

簡介:蘇童,原名童忠貴,中國當代著名作傢。1980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傢、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中文名稱:蘇童

中文別名:童忠貴

出生地:江蘇蘇州

職業:作傢

星座:

血型: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身高:

畢業學校:北京師范大學

詳細介紹

童年經歷

蘇童,1963年生於蘇州,父親是市裡的公務員,母親在水泥廠當工人。“我父母除瞭擁有四個孩子之外基本上一無所有。父親在市裡的一個機關上班,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來去匆匆,母親在附近水泥廠當工人。”1966年5月,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對於隻有4歲的蘇童來說,“意味著我逃脫瞭許多政治運動的劫難,而對劫難又有一些模糊而奇異的記憶”這樣的童年記憶與經驗對他後來的“文革”背景說產生瞭深遠而潛在的影響。

學生時代

1969年7歲的蘇童開始就讀於齊門小學,9歲時患上瞭很嚴重的腎炎和並發性敗血癥,不得不休學在傢。生病的痛苦因素擠走瞭蘇童所有的稚氣的幸福感覺,使九歲的他便嘗到瞭恐懼死亡的滋味。也正是這種童年時對死亡的體驗,才使得蘇童作品中總是彌漫著一種生命的脆弱和不確定性,以及人對死亡恐懼的氛圍。“我現在是以一個作傢的身份在描繪死亡,可以說是一個慣性,但這個慣性可能與我小時候得過病有關。”

1975到1980年間,蘇童在蘇州39中就讀,“功課不錯,尤其是作文深得老師賞識。”

1980年考取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這個時候蘇童開始大量寫詩,後來轉為狂熱地寫小說,但是總是被退稿。1983年《飛天》第四期發表瞭蘇童生平第一組詩(以本名童忠貴發表)。《星星》詩刊也發表瞭蘇童的一組詩《松潘草原離情》。也是這一年,還在讀大三的蘇童在《青春》雜志發表短篇小說處女作《第八個是銅像》。

步入文壇

1985年底,蘇童被《鐘山》雜志招納到麾下,成為《鐘山》雜志最年輕的編輯。

1987年,蘇童與中學同學魏紅結婚。這一年蘇童的短篇小說《桑園留念》發表在《北京文學》第二期,這篇小說被蘇童認為是自己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該年蘇童在《收獲》的第五期發表瞭《1934年的逃亡》而一舉成名,同洪峰、格非等一起成為先鋒小說的領軍人物之一,小說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敘述語言,成為先鋒小說的代表作。

1988年9月,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瞭蘇童的小說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同年,蘇童在《收獲》雜志發表個人最著名的代表作《妻妾成群》,後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並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89年2月,蘇童的女兒天米降生。“我對她的愛深得自己都不好意思”。

1990年蘇童加入中國作傢協會,7月蘇童母親去世。

1998年,36歲的蘇童和餘華、畢飛宇、莫言等一起參加意大利都靈舉辦的學術研討會,題為“為何寫作”。

90年代之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先後發表、出版瞭《婦女生活》、《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菩薩蠻》等小說。

2003年8月,蘇童出席瞭由新加坡舉辦的兩年一度的新加坡“作傢節”,此次參加的還有旅英中國女作傢虹影及中國臺灣作傢焦桐。蘇童分別與焦桐和虹影在8月23日和24日開展講座並發表瞭演講。9月,新加坡“金筆獎”揭曉,蘇童、虹影任評委。

2004年3月,蘇童作為由27人組成的“中國作傢團”成員之一,赴法國參加2004年的法國圖書沙龍。5月20日,蘇童參加同濟大學作傢周“文學與人文關懷”大型文學對話會,出席者還包括餘光中、莫言等。

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碧奴》。

2006年3月,蘇童出席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Man香港國際文學節”,出席這次文學節的還有二○○五年佈克獎得主約翰·班維爾(JohnBanville)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西默斯·希尼(SeamusHeaney)等四十餘位國內外

作傢。8月30日,蘇童新作《碧奴》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首發,這是全球首個同步出版項目“重述神話”中的首部中國神話作品,隨後在全球十五個國傢推出。《碧奴》也於同年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二○○六年度傑出作傢”提名。9月1日,北京大學召開“蘇童新作《碧奴》學術研討會”,陳曉明主持會議,與會者有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蘇童也參加瞭此次會議。12月15日,第一屆“中國作傢富豪榜”重磅發佈,蘇童以九百萬元的版稅收入,列作傢富豪榜第四位,引發廣泛關註。

2007年7月,蘇童參加“中德·名城·名傢·名作”城市推廣交流活動。由中國當代文學先鋒代表作傢蘇童和德國知名文學傢米歇埃爾·羅斯博士為兩國代表,互訪兩個半月。八月,他應歌德學院邀請去萊比錫做住市作傢,在萊比錫生活瞭三個月,並作有《萊比錫日記》,這次德國行成為瞭蘇童在德國的最美好的經歷,而《河岸》也正是在這

期間開始動筆的。

2009年出版《河岸》,獲第三屆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和第八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作傢獎,被蘇童認為是自己2009年之前為止最好的作品。

2013年蘇童的新長篇小說《黃雀記》在《收獲》(2013年第3期)發表,囿於篇幅限制,他給小說動瞭個小手術,刪改瞭約五萬字。足本的《黃雀記》由作傢出版社出版。區別於前一部長篇小說《河岸》,這一次,蘇童在知天命之年回到瞭他為讀者所熟悉的“香椿樹街”題材。

2015年3月21日下午,作傢蘇童接過瞭北師大校長董奇、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主任莫言的聘書,成為賈平凹、餘華、嚴歌苓之後的北京師范大學第四位駐校作傢。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