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佳肴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成沒有瞭,都是亂的不成器的,教育隻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隻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展,才有希望。
2、讀書明理難,做人做事有高瞻遠矚而能把握現實更難。為惡易,為善難,而無明智以處善事,翻將善事而成惡果甚易。
3、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能抵消、沖淡。人情可以沖淡,宇宙法則是不能沖淡的;就像黑暗與光明不能中和,一樣的道理。因果報應是宇宙間的天然法則,並不是迷信,也沒有人作主,天道好還。
4、人生,不管你發瞭多大的財,永遠會覺得房子少瞭一間,衣服少瞭一件,錢少瞭一筆。亡德而富貴謂之不幸。
5、有人不擇手段的創業,經常喜歡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傢馬丁·路德的“不擇手段”這句話。但是你要註意,對馬丁·路德這句話,不要隻說一半,他是說:“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現在把這句話攔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擇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這就很危險瞭。
6、南懷瑾先生到某地講課時,一個女生寫紙條問他如何解決愛情的苦惱。南先生的回答很妙:愛情是人最大的自私。愛是每個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課。愛情隻是愛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但很多情況下,愛卻要藉由愛情來學習。為何?原因在於愛情中的悖論,最大的自私和最大的無私如同硬幣的兩面,統一在這個讓人類數千年都參不透的主題裡。
7、一個人修道,或者讀書,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個學藝術的人,今天有瞭一個新的靈感,或者畫一張畫,特別有一種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個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磚頭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別平,心裡頭很舒服,原來這樣砌才好,這是他做水泥工時候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換句話說,人修到瞭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8、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也最不值錢,最直線的東西沒有價錢,智慧是絕對無價;但是智慧也一毛都不值錢,這就是佛堂常說的眾生顛倒。
9、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10、男人的氣質:臨危而不懼,途窮而志存;苦難能自立,責任攬自身;怨恨能德報,美醜辯分明;名利甘居後,為理願馳騁;仁厚納知己,開明擴胸襟;當機能立斷,遇亂能慎行;忍辱能負重,堅忍能守恒;臨弱可落淚,對惡敢拼爭;功高不自傲,事後常反省;舉止終如一,立言必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