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鴨,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鴨在水中遊,取其河燈普渡祈禱之涵意。也有說法是“鴨”就是“壓”,是諧音,吃鴨子是為瞭壓住“魂靈”,這說法有點牽強,因為很多地方“鴨”與“壓”不同音。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2、廣東地區,中元節他們會吃瀨粉,代表著祈求平安。瀨粉就是他們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廣東各個地方的大街小巷上的小吃攤都有賣。瀨粉的吃法也有很多種,廣東人在慶祝壽辰的時候也會吃這道美食,有添福加壽的寓意。
3、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還盛行面塑活動,數晉北地區最為盛行。每到這時候,就有一傢蒸花饃,四鄰來幫忙的景象。這時,會根據傢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捏一個大花饃。而不同的花饃有不同的捏法。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4、江浙地區,中元節他們都會吃“餃餅”,這是一種類似春卷的食物,是江浙一帶傳統的食物,也是江浙地區隨處可見的傳統小吃。他們還會吃另一種食物,叫做“扁食”,其實就是一種餛飩,這種餛飩皮比較薄,形狀狹長。
5、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傢傢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粗茶淡飯出自宋·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6、河北地區,中元節他們會吃蒸面羊,在這一天,會攜帶一些蒸羊、水果、酒等去祭拜祖先,然後將蒸羊贈送給女兒和外孫,有些傢庭比較貧窮,則用蒸面來代替羊。
7、中元節焚紙,然而禁止孕婦折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煙花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