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門立雪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瞭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傢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傢,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瞭,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瞭,身上飄滿瞭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瞭廣為流傳的尊師典范。
2、孔融讓梨。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瞭,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傢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3、百裡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傢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裡之外負米回傢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瞭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