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北人》算得上是白先勇先生最為重要的一本小說集,這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短篇小說故事反映出瞭大背景下的社會眾生相,同時,又不得不讓人思考社會背景對一個個具體的人的影響。雖是小人物的命運,但該被人們知道並記住,因為這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印記。
2、正如白先勇所說,如果不快些寫下這些人物,這些故事,恐怕它馬上就要成為過去,一去不復返瞭。感謝臺灣那些最會講故事的人,在他們筆下,沒有宏大的敘事,有的隻是對最真實的小人物的故事的記錄,對命運的思考,對時代的感慨。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便是吳念真,“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在讀《臺北人》時,一下子就聯想到瞭他的《這些人,那些事》。兩本書都是由一個個平凡人的人生故事構成,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吳念真更註重人物的個人命運,而白先勇可能更註重時代背景對人物命運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這些人物與大陸的聯系、與那一段特殊時期的關系。
3、開篇尹艷的故事就極具吸引力,尹雪艷是個有故事有深度有魅力的女人。那一身蟬翼紗的素白旗袍,淺淺的笑容背後,卻是一顆飽經滄桑的心。上海百樂門舞廳的回憶,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回憶,更是那些和她一同來到臺灣的給她捧過場的人的回憶。可惜他們都再也回不去瞭。就算大傢再造一個百樂門,可歲月已不是當年的歲月,地點也不是曾經的地點。但至少尹雪艷那裡是那些飽經歲月洗禮的人們尋找慰藉的最佳去處。大傢都羨慕尹雪艷不老,甚至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可她依然是可愛的,因為她代表瞭一個時代,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與記憶。然而深藏於這些之下的,卻是歲月的無情和濃濃的鄉愁。
4、在“思舊賦”裡,順恩嫂和羅伯娘的談話足見世事變化無常。昔日風光無限的李公館竟變成如今的荒涼景象,然而那位善良的老仆人卻還在堅守著自己與李公館的之間的情意。最後,她“覷起眼睛,仰面往那暮雲沉沉的天空望去,寒風把她那一頭白麻般的粗放吹得統統飛揚起來。”這一幕,讓人感慨萬千,也讓人十分心疼這位老人,一輩子都在為被人而活,卻活得有情有義,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像這樣勤勞善良的人應該不少吧。
5、在“國葬”中,反映出的是故人之間那份濃濃的深情和歲月的變遷。看著那些老者依然堅持著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對長官的尊敬,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這個世界最難的,便是堅持。
6、看完這部短片小說留在心底最深處的兩個字,便是感動,感動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情誼,感動老者們的堅持,感動苦難生活中的歡聲,感動人們面對世事變遷的那份淡然,當然,更多的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