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來——遠大抱負
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在他12歲就發出的遠大抱負。周恩來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瞭一條規矩:每天完成功課後,還要練習寫一百個毛筆字。有一次,他和蔣媽媽去串親戚。回來時,天色已經很晚瞭。好心的蔣媽媽催他快睡。當他走到床前時,突然大叫起來:“呀,我的大字還沒有寫呢!”
說著便又回到書桌跟前。蔣媽媽見瞭,忙上前說:“算瞭吧,今天不寫,明天寫二百個不就補上瞭嗎?”“不行!”小恩來用懇求的目光望著蔣媽媽說:“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恩來說完,便坐在書桌前認真地寫瞭起來。
2、魯迅——珍惜時間
魯迅對人們所做的貢獻相信不用琪琪多說大傢也都瞭解。而魯迅這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時間對他來說半點都不可浪費。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傢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他常說: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隻要你想擠,總是會有的。魯迅一生多病,但是他每天都會學習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3、華盛頓——誠實的孩子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瞭,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瞭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瞭起來。“我砍瞭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