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瞭暴雨,隻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彈奏琴曲。“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聆聽多時,發出瞭由衷的贊賞。
2、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瞭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
3、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伯牙驚喜嘆息:“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瞭,您所說的跟我心裡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4、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瞭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