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哥窟(AngkorWat),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時為供奉毗濕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吳哥窟是吳哥古跡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築風格的代表。
2、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跡的重中之重,成為瞭柬埔寨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
3、吳哥窟建築莊嚴勻稱,比例和諧,無論是建築技巧,還是雕刻藝術,都達到極高水平。吳哥窟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墻。面積1000×850平方米,外墻之外有壕溝,壕溝寬190米,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300米,周長約5.6公裡。吳哥窟正門向西,與大吳哥王城南門外大道連接,門樓上立三塔,門內是一庭院,院東有一長147米的大道通向內圍墻入口。
4、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內圍墻140米,長270米,墻內的主體建築在3層臺階之上,臺基高23米,底面積215×187米,除第三層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每層的四邊,各有左、中、右三條石階梯連接上一層。在最高一層的平臺上,矗立象征著諸神之傢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頂寶塔,正中央一座寶塔最高,達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餘4塔較矮,分立於平臺四角。第二層平臺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頂寶塔。每一層平臺的四周都繞以石砌回廊。廊內有庭院、藏經樓、壁龕、神座等。各層均有石雕門樓和連接上下層的階梯,階梯的欄桿上都有7頭石雕巨蟒盤繞,階梯兩旁還飾有精美的石獅子。全部寶塔,門樓都飾以石雕蓮花,約有1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