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廣闊視野、淵博知識令人欽佩。《選集》資料博大精深,包羅瞭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考古以及自然科學方面等的知識,充分反映馬克思、恩格斯的博學多才。也正是在淵博知識之基礎上,他們方能創立天才的新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此,列寧提出瞭一個著名的論斷:“隻有瞭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這啟示我們,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決不應僅僅局限於本專業的知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其研究對象是存在復雜心理變化的人。每個人都處於日趨多元復雜的社會環境當中,深受方方面面關系的影響;每個人都有尋求自由全面發展的自覺或不自覺。因此,不論是開展科學研究,還是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忙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都需要我們具備宏觀的視野,懂得運用綜合系統的知識和方法,而決不能形而上學、作繭自縛,僅就思想政治教育談思想政治教育。
2、范文二:
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者、傳播者和實踐者,馬克思、恩格斯無疑是共產主義革命事業的“權威”人物。他們的“權威”,主要源自兩個方面:一是源自他們天才般的才華橫溢和先哲式的先知先覺——這當然是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加上勤奮刻苦的主觀因素的結果。如,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正式誕生的《共產主黨宣言》問世於1948年2月,科學預言瞭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一年,馬克思、恩格斯都不超過30歲!(馬克思馬克思生於1818年5月5日,恩格斯生於1820年11月28日)在此一年齡段,我們絕大多數青年人都在做什麼,又取得瞭什麼成就呢?與馬克思、恩格斯相比較,蕓蕓眾生顯得多麼渺小!馬克思、恩格斯就像兩座高聳入雲的世界高峰,巍然屹立於人類發展史中,其地位無可撼動。二是源自馬克思主義理論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這是馬恩用心在革命實踐中將科學理論用於武裝群眾的結果。“馬克思由於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成就已經贏得瞭這樣的地位,各國工人運動的最優秀的人都充分信任他。他們在緊要關頭都向他請教,而且總是發現他的推薦是最好的……並不是馬克思把自己的意見,更談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而是這些人自己來向他求教的。馬克思所起的特殊的、對運動極端重要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換句話說,馬恩的權威,一靠自身遠大理想和勤奮努力,二靠用心投身革命實踐,做好群眾的宣傳鼓動工作。由此聯想,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工作者、實踐工作者,要提升影響力、吸引力,樹立起自身的權威,就應從兩個途徑去努力:一是樹立遠大共產主義理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念,並以此為動力,勤奮學習科學理論知識,深入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前沿問題、熱點難點問題研究;二是克服“書齋學問”或“輕視思想理論宣傳”的傾向,用心投身社會實踐,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在實踐中樹立起科學理論工作者自身的權威。
3、范文三:
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最大價值,在於其帶給瞭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是思想和行動的“科學指南”。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過程中,發現處處充滿著精彩絕妙的闡述,鞭辟入裡的論斷,天衣無縫的推理,磅礴宏大的氣勢,這些都給人以深刻的震撼、淋漓的快感,讓人體驗到“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的魅力。情不自禁地,我將精彩之處用筆勾畫出來,打算日後反復朗誦,以備寫作之需。然而,僅滿足於此,就會陷於膚淺的、片面的,教條主義的漩渦。在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體會到,讀經典著作,最重要的是,還要將之視為指導實踐的科學指南,用於指導我們的實踐。事實上,馬恩兩位偉人,也早預料到有人會以歪曲或僵化的態度對待他們創立的理論。為此,他們多次對此問題作瞭強調。比如,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帶給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他還批評瞭德國的許多青年作傢,把“唯物主義”當作一個套語,“他們把這個套語當作標簽貼到各種事物上去,再不作進一步的研究,就是說,他們一把這個標簽貼上去,就意味問題已經解決瞭”。恩格斯還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務必背的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馬克思也對一些人歪曲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表示反對,比如,對於當時德國出現的一些所謂“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就曾說過:“我隻明白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在給《祖國紀事》雜志修改部的信中,馬克思也對俄國的一位教條主義者表示反對:“他必須要把我關於西歐資本主義起源的歷史概述徹底變成一般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理論,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都註定要走這條道路,……他這樣做,會給我過多的榮譽,同時也會給我過多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