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初一早晨,人們要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人們早早起床,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2、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傢,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傢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傢的小孩,並且在娘傢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傢,被稱為“正月不空房”。在過去,一傢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傢福。北方在正月初二還會祭財神。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傢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過去老北京的大商號會在這天大舉祭祀活動,祭品還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3、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回娘傢”的時間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等地,卻是初三才“回娘傢”。一些北方地區將初三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自傢的掃帚打掃房間瞭,而且在打掃的時候要從外往裡掃,表示聚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