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齊策二》,原意是畫蛇時給蛇添上瞭腳,後比喻做瞭多餘的事兒,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2、典故
古時候,楚國有一傢人,在祭完祖後,準備將祭祀用的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喝,但是人很多,這一壺酒該怎麼分呢?最後有人提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看誰畫的快,畫的好,就把這壺酒給誰。
有個人畫的很快,最先畫好瞭,端起酒壺就要喝酒。但是他回頭看別人還沒有畫好,有些洋洋得意。想要顯示自己的能力,就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給蛇畫腳的時候,另一個人已經畫好瞭。那人就把酒壺奪瞭回去,說:你是沒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麼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是我,不是你。
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瞭“畫蛇添足”這句成語,比喻有的人自作聰明,常做多餘的事情,反而把事情辦糟瞭。比喻節外生枝,多此一舉。
畫蛇添足這個成語也告訴我們做事不可多此一舉,否則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另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過於盲目的樂觀,可能會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