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
流痰百科
流痰是發生在骨與關節間的慢性化膿性疾病.因其成膿後,可在病變附近或較遠的空隙處形成膿腫,破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醫案匯編》雲:“痰凝於肌肉、筋骨、骨空之處,無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膿,即為流痰.”本病的特點是好發於骨與關節,病程進展緩慢,初起不紅不熱,化膿亦遲,膿水清稀,並夾有敗絮樣物質,潰後不易收口,易形成竇道,常可損筋傷骨而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發病部位不同,尚有許多不同名稱.如發生於脊背的,叫龜背痰;發生在腰椎兩旁的,叫腎俞虛痰;發生在環跳部的,叫附骨痰;發生在膝部的,叫鶴膝痰;發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發生在手指骨節的,叫蜣螂蛀等.名稱雖異,但其病因、證候和治法及預後基本一致,故統稱為流痰.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骨與關節結核.
流痰
流痰病因
多因先天不足,腎氣不充,骨骼柔嫩,或外來損傷,致氣血失和,風寒痰濁凝聚留於筋骨而發病.成人多因勞倦內傷,腎精虧損,骨骼空虛,正不勝邪,風寒痰濁乘虛而入,侵襲經隧骨髓而成.總之,本病的形成,先天不足,腎虧骼空,是病之本;痰濁凝聚,風寒侵襲,或有所損傷,是病之標.本病在發展過程中,其始為寒,其久為熱;當其化膿之時,寒化為熱,肉腐成膿;後期則陰虛火旺,虛火灼津;又由於膿水淋漓不斷,常出現氣血兩虛的證候.
流痰
流痰症状
多發於兒童與青少年.常可有其他部位的結核病史,尤以肺結核最多.發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為下肢髖、膝、踝關節,其次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關節間.一般多單發.
初期:骨內雖有病變,但外形癥狀不明顯,不紅不熱,也不腫脹,僅覺患處隱隱酸痛,繼則關節活動障礙,動則疼痛加劇,休息後可減輕.全身癥狀不明顯.
中期:病後半年至1年以上,病變部位漸漸腫起,病變附近或較遠處形成膿腫,不紅不熱或微紅熱.膿熟時,患處皮膚出現透紅一點,按之應指.
後期:潰破之後,瘡口流膿清稀,或夾有敗絮樣物質,久則瘡口凹陷,周圍皮色紫暗,易形成瘺管,難以收斂.如病在四肢者,則肌肉日漸萎縮;若病變在頸椎、胸椎、腰椎者,則四肢強直不遂或癱瘓不用,甚至二便失禁.如病久元氣不支,食欲減退,則身體日漸消瘦,精神日漸萎頓,或伴有面色無華,形體畏寒,心悸失眠,自汗;或伴午後潮熱,骨蒸盜汗,咽千口燥,食欲減退;或咳嗽痰血,漸成骨癆,預後較差.如脾胃未敗,尚有治愈可能.凡病變在大關節者,治愈率較低;若在小關節者,則治愈率較高.
流痰由於發病部位不同,各部位的流痰又有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
病變在頸椎部者,患者常以手托下頜而呈頸縮俯形之態,其膿腫多出現於頸部,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難.
病變在胸椎部者,背脊骨外突,狀如龜背,走路時常以兩手支撐腰脅,其膿腫多出現於腎俞附近.
病變在腰椎部者,脊骨突出不明顯,腰部挺起如板狀,.行動不便.小兒如患此癥,腰部僵直,失去正常生理前凸曲線.其膿腫大多出現於少腹、胯間或大腿內側.
病變在髖關節部者,患肢關節伸屈困難,大腿、臀部肌肉萎縮,兩臀部肌肉不對稱,可有跛行;患處不痛,痛反在膝部.膿腫可出現在髖關節附近或大腿外側較遠處.
病變在膝關節部,可出現大小腿肌肉萎縮,尤以大腿肌肉為甚,關節腫脹明顯,狀如鶴膝,患肢漸漸不能屈伸.膿腫發生在膝關節周圍,日久形成脫位或膝內翻或外翻畸形,患肢較正常為短.
病變在踝部,踝關節前後外側先腫脹,繼而流竄向內側,小腿肌肉萎縮,並呈內翻畸形:膿腫出現在原發病灶附近.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和血紅蛋白降低,淋巴細胞數增高;紅細胞沉降增快.X線攝片顯示,早期滑膜腫脹,骨質疏松,有脫鈣現象,以後關節軟骨破壞,或有病理性脫位,骨關節面明顯破壞,有死骨形成.
流痰
流痰检查
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定奪檢查事項.
流痰预防
1.增加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
2.長期臥床,或並發癱瘓者,應註意經常幫助其變換體位和擦浴,預防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