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百科
頸性眩暈是因椎動脈受到刺激或壓迫,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產生的眩暈、惡心、嘔吐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屬椎動脈型頸椎病,此病是老年人常見病之一.椎動脈:是鎖骨下動脈的第一分支,沿前斜角肌內緣向上方行,入第6頸椎橫突孔,但亦見有自第5、第4、第3或第7頸椎橫突孔穿入者.入顱,達延髓腦橋溝平面,左右側椎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椎動脈在橫突孔內垂直上升,從樞椎橫突孔穿出橫行向上,再彎曲向上,垂直上行至寰椎橫穿孔.自寰椎橫突孔上方穿出,向後繞過寰椎的側塊(寰椎上關節突)到寰椎後弓上面外側的椎動脈溝,轉向前方,在寰椎後膜的外緣(或穿過此膜)沿椎動脈溝進入椎管,貫穿脊膜後上行,從枕內大孔進入顱腔.枕部椎動脈環繞寰椎的上關節突,先後位於關節突的外側、後側和內側,迂曲度很大.在椎骨間的關系改變時,如頭過度後仰或回旋時,均可影響到椎動脈,使其變窄或阻塞,導致腦幹缺血,椎-基底動脈分支供應大腦半球的枕葉,顳葉的一部分,丘腦後大半,丘腦下部的小部分,腦幹、小腦及脊髓上部.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病因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多發於老年人的原因:因老年人有以下生理病理特點.
①骨質增生,骨刺可以刺激或壓迫椎動脈,致血流減少.
②血管病變,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多見,容易發生椎動脈供血不足.
③頸椎間盤退變,椎間隙變窄,頸椎相對縮短,椎動脈相對變長,發生折疊或扭曲,影響椎動脈血液循環.
④頸椎錯位,頸椎盤退變時,椎間隙變窄,關節囊和椎間韌帶松弛,頸椎失穩,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使頸椎錯位,刺激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叢,或直接壓迫椎動脈,使椎動脈痙攣或管腔狹窄,血流量減少.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症状
1.頸性眩暈
為發作性眩暈,有時伴有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眼球震顫,當頭部過度後仰或轉動某一方位時發生,停止後仰或扭轉時,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又稱位置性眩暈,頸性眩暈多發於40歲以上,男女無明顯差別,血壓基本正常,突然發病,常因晨起或午休後起床或轉頭突然出現眩暈.
2.頭痛
多為後枕痛或偏頭痛,可為隱痛,跳痛或放散痛,有人常年服用止痛藥或疑為顱內有占位性病變.
3.猝倒.
4.腦幹癥狀
肢體麻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對側肢體的輕偏和對側顱神經癥狀,還可以出現吞咽困難,反嗆,咽反射消失,聲音嘶啞,眼肌麻痹,復視,視物不清,Horner征等.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检查
應查血紅蛋白,血糖,血脂,尿素氮等.
1.X線頸椎可見頸椎椎體,間盤,鉤突關節退變和項韌帶鈣化,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等改變.
2.腦超聲可見椎基底動脈血流量減少.
老年人頸性眩暈 老年頸性眩暈预防
可按劉金生的頸部鍛煉方法以防頸椎病的發生.
1.頸項操
(1)頸項爭力:站立,兩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抬頭望天,還原,然後兩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低頭看地,還原,要求呼吸自然,腰不參與活動.
(2)向後觀瞧:姿勢同前,右手臂隨頭頸向右後轉,目視右手,還原;然後左手臂隨頭頸向左後轉,目視左手,還原.
(3)前伸探海:姿勢同前,頭頸前伸並轉向右前方,雙目前下視,還原;然後,頭頸前伸並轉向左前方,雙目前下視,還原.
(4)回頭望月:頭頸向右後上方盡力轉,雙目轉視右後上方,還原;頭頸向左後上方轉動,雙目左後上方,還原.
(5)金獅搖頭:頭頸向左右各繞環一周.
2.頸椎操
(1)擊拳運動:徒手或手持1~2kg重的啞鈴向前斜方,側方,上方擊出,各方向可作4~8次.
(2)肩後張擴胸運動:兩肘屈曲,用力後旋同時擴張,再擴張,重復8~12次.
(3)仰有抗阻運動:兩手交叉於頭部,頭仰時兩交叉手給予一定的阻力,作6~8次.
(4)體側屈運動:頭頸正直,體側屈時,頭頸部隨之側屈,左右交替進行,各4~8次.
(5)聳肩運動:立正姿勢,兩肩同時用力上聳,放松下落,再聳肩後用力向前或後交替繞環旋落下,重復4~8次.
(6)旋肩運動:兩手各扶同側肩,以兩肘分別劃弧作旋轉運動,前後交替進行,各6~8次.
(7)頭俯仰運動:頭前屈至下全面貼胸停片刻,再後仰至最大角度停片刻,重復6~8次.
(8)頭側屈運動:頭側屈(頭貼近同側肩部),復原停片刻再向另一側屈,重復6~8次.
(9)頭左右轉動:頭向一側轉動,復原後停片刻再向另一側,重復6~8次.
(10)頭環繞運動:頭先後前,左,後,右環繞運動,停片刻後再向前,右,後,左環繞運動,力求活動范圍大,緩慢,重復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