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傢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傢法定節假日。
2、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傢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傢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傢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傢守護神的聖人節。雖然絕大部分國傢都有類似的紀念日,但是由於復雜的政治關系,部分國傢的這一節日不能夠稱為國慶日,比如美國隻有獨立日,沒有國慶日,但是兩者意義相同。而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如今,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力諾的國慶節,遠在公元301年,聖馬力諾就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