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早和孩子說話,孩子一出生起,我們就和他們說話,比如“咱們吃媽媽奶咯”“咱們去換尿褲”“媽媽/爸爸抱抱”等等。
2、用規范的口語和孩子說話,跟孩子說話,要用大人之間日常交流的、規范的口語,用詞準確、表達清楚,不要用所謂的“兒語”“嬰語”,因為孩子聽不到準確的口語,那麼等他開口說話的時候,他也就學不會準確地表達自己,而容易說一些大人完全無法理解的話。
3、無論孩子會不會說話,都和孩子做語言交流,大人容易認為,反正我跟孩子說什麼,他也聽不懂,所以特別容易“悶頭”照顧孩子,不使用語言和孩子交流。比如要抱孩子,一把就把孩子抱起來,根本不說話,要讓孩子做什麼,不跟他說,隻抱著他去做。如果大人這樣做,就會大大減少孩子在生活中“聽別人說話”的機會,聽得少,自然學得慢,輸出得少。
4、隨時說話聊天,給孩子穿衣服,我們會和他們說衣服和穿衣服的事,吃飯時,會和他們說食材和飯菜的口味,帶孩子在外面玩,會說天空、風、雲彩、地上的花花草草,開車在路上,會說汽車、馬路、交通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