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
2、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3、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4、譯文:諸葛亮在年輕的時候就才壓群倫,有著英雄的氣量,其身高八尺,容貌高大壯美.當時的人認為他是奇才。漢末動亂之際,他跟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在鄉野親自耕種,而不希求聞名顯達。當時左將軍劉備認為諸葛亮是稀世有之才,於是三次去他住的茅屋拜訪他。諸葛亮深感劉備有雄姿偉態,冠壓眾人,於是解下腰帶送給劉備以表達誠意,雙方因此結交深厚。等到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拿整個荊州獻降,劉備失去依靠,士兵又少,沒有立身之地。當時諸葛亮二十七歲,借機獻上妙計,親自出使孫權,到吳國都會求援。
5、孫權既素來佩服劉備,又看到劉派來的諸葛亮儒雅奇偉,而對他十分敬重,當即派遣三萬士兵去援助劉備。劉備有瞭這三萬士兵,便和魏武帝展開交戰,大敗曹軍,乘勝追擊,平定瞭整個江南。後來劉備又攻取面的益州。益州平定後,(劉備)任用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劉備稱帝以後,(又)任命諸葛亮做丞相,總管尚書事務。劉備去世後,繼位的劉禪年幼愚弱,政事不分大小,全由諸葛亮專權處理。於是向外連結東吳,內部平定南越的叛亂,明訂法律制度,整頓軍備,又對於工器技巧,傾力研究改良(按:指諸葛亮改良制造的連弩、木牛、流馬而言),科刑和教化都很嚴明,獎懲必定遵守誠信的原則,沒有做惡事不受懲戒的,更沒有做好事而不受表揚的。終於能做到官吏中沒有奸詐的,而且人人心存自勵,路旁有貴重的東西擺著,也不會有貪心的人去撿它,強壯的人不以大欺小、弱肉強食,這都是由於受到他嚴謹的風范所感化的緣故啊!
6、在這段期間內,諸葛亮充分表現出他的志向來,那就是激進的話想要囊括全天下,保守的話也想要跨越既有的疆界,震蕩國內。又因為他自以為一旦他死瞭,那麼就再也無人能涉足中原,與占盡優勢的國傢(按:指魏吳)相抗衡瞭,所以他不停地用兵,一再地顯耀他的武略。然而,諸葛亮的才幹,在理兵方面比較擅長,出奇謀卻是他的弱點;又治理人民的器識遠勝於做為一名將軍的謀略。而且,跟他敵對的,人傢有的得到傑出的人才相助,再加上眾寡懸殊,攻和守的局勢也不是一成不變,所以雖然每年勞師動眾,卻不能成功。
7、從前蕭何推薦韓信,管仲舉用王子城父,都是自度自己的長處,不能兼具各方面的緣故。諸葛亮的器識表現在政理上頭,大概能跟管仲、蕭何相媲美瞭,可是當時的名將卻沒有能及得上城父、韓信的,所以,終於使他的功業遲遲不能建立,公理大義也難於伸張瞭。這或許是上天的旨意,要把天下歸給誰都有定數的,實在不能專拿才智去爭取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