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幹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傢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War)。
2、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瞭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3、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瞭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4、亞洲影響
5、從中國方面看,第一,戰爭失敗標志著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瞭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第二,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華大規模輸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瞭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瞭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第三,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瞭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6、對日本而言,得到巨額賠款和臺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瞭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瞭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另外,日本為瞭對抗俄國,湔雪三國幹涉之恥,一方面提出“臥薪嘗膽”的口號,重新開啟十年擴軍計劃;另一方面促成瞭“英日同盟”的形成,開始瞭東亞地區新一輪的爭霸。
7、對朝鮮而言,甲午戰爭標志著中朝之間上千年的宗藩關系正式終結,朝鮮名義上獲得瞭獨立,實際上卻被日本控制。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瞭1904年日俄戰爭。
8、對遠東局勢來說,《馬關條約》掀起瞭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加劇瞭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的爭奪,三國幹涉還遼事件明顯地反映瞭列強在侵華問題上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