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百科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最易感的是牛類,豬也易感,羊、山羊、駱駝、象等均有發病報告,人亦可感染.主要是人與動物接觸而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唇、牙齦、頰部、舌的邊緣、手足顏面等處的黏膜、皮膚先出現紅點、繼生水皰,水皰破裂後成潰瘍、結痂後痊愈,時伴有發熱、頭痛、四肢痛、眩暈、嘔吐、腹瀉等.一般預後較好.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屬於小RNA病毒科口瘡病毒屬(aphovirusgenus),外形呈球形,正20面體對稱,直徑30nm,無囊膜,分子量為6.9106,完整的病毒為單鏈RNA,基因長度為8.5kb,完整病毒顆粒核酸占30%,蛋白質占70%.結構基本明瞭,由5UTR、3UTR和ORF組成,其中ORF內含VP1結構基因,VP2、VP3非結構基因和起始密碼號和終止密碼子等.VP1與病毒的免疫原性有關,也是病毒主要抗原所在位點.
病毒多型,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其7個血型為A、O、C,南非SATⅠ、SATⅡ、SATⅢ、亞洲Ⅰ型,以O型為常見.A型又分為32個亞型,O型11個亞型,C型5個,南非Ⅱ型3個,亞洲Ⅰ型3個亞型,最近報道口蹄疫亞型已增加到70個以上,各型無交叉免疫現象.
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很強,自然條件下,含毒組織和受污染的廢料其傳染性可達數月,高溫和陽光對病毒有殺滅作用,酸、堿對病毒有較強的殺滅作用,1%~2%氫氧化鈉溶液,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有效,酚、乙醇、氯仿無效,該病毒對熱敏感,60℃30min滅活,80~100℃立即滅活.
二、發病機制
病畜經損傷皮膚和消化道黏膜感染人體繁殖並擴散附近細胞,在皮膚上形成水皰,然後病毒進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癥和皮膚、器官組織病變和相應癥狀,胃和大小腸黏膜可見出血性炎癥.另外,具有診斷意義是部分病毒有心肌病變,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故稱虎斑心.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症状
一、癥狀
各種動物感染本病的潛伏期不完全一樣.牛的潛伏期為2~4天,最長達1周;豬的潛伏期為1~2天;羊的潛伏期為7天左右.
1、潛伏期人的潛伏期為2~6天,人體發病過程和易感動物十分相似,表現為體溫升高,口腔發熱、口幹、口腔黏膜潮紅,出現水皰.手足部位的皮膚亦出現水皰.
2、前驅期病狀不明顯,常表現為全身不適、疲乏、伴有口腔、舌咽局部充血和頸淋巴結腫大.常為輕微頭痛、不適及發熱.
3、發疹期病毒侵入處出現原發皰疹,體溫可達39℃伴頭痛、惡心、嘔吐、腹瀉,少數可至低血壓、心肌炎等.在指端皮褶和指掌面有蜇刺感和燒灼感,發生水皰的先兆為指掌部.有時口腔黏膜也可發生水皰,口腔內形成的水皰則凸出而飽滿,周圍有充血區,初發時水皰液澄清而呈微黃色,原發性水皰消退後5天內還會出現繼發性水皰.足部、掌蹠部,因皮膚較厚,發生的水皰平坦.口腔水皰影響飲食吞咽.
4、恢復期高熱數天後進入此期多數患者如能及時對癥治療,常可在2周內完全康復,無後遺癥,嬰幼兒和體弱兒童和老年患者,可有嚴重的嘔吐、腹瀉、心肌炎、循環紊亂和繼發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可招致嚴重的後果.
結合流行病史及當地動物發病情況和接觸史及患者發病特征,作出疑似診斷,確診需依據病毒分離和血清學證據.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检查
一、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大多正常.
2、血清學試驗ELISA是目前檢測FMDV感染較為常用的診斷方法,其與補結試驗、中和試驗及間接血凝抑制、免疫擴散沉淀試驗相比較、具有靈敏、快速、價廉等優點.
分子生物學技術:RT-PCR是最常用的特異性核酸診斷方法.其他如核酸雜交、DNA重組技術、核酸序列分析、核苷酸指紋分析等,對該病有診斷和科研價值.
二、鑒別
應註意與柯薩奇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引起的水皰作鑒別診斷.
口蹄疫 口瘡熱 口蹄病预防
一、預防
加強管理和檢疫,此病是人畜共患疾病,當有疑似口蹄疫發生時應及時上報,同時嚴格實施局部封鎖、隔離、消毒和治療綜合措施,凡與病畜有密切接觸的工作人員應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