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百科
足癬(tineapedis)是發生於足蹠部,趾間皮膚的皮膚癬菌感染,有時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僅發生於足背者稱體癬,與中醫所稱的臭田螺,田螺皰相類似,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臭田螺瘡最纏綿,腳、丫瘙癢起白斑,搓破皮爛腥水臭.";“田螺皰在足掌生,裡濕外寒蒸鬱成,豆粒黃泡悶脹硬,破津臭水腫爛痛".中醫認為本病系濕潤熱下註或因久居濕地染毒所致.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病因
一、發病原因
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
二、發病機制
足癬發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點有關,包括足蹠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堿性,有利於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瞭豐富的營養.此外,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使足部感染機會增多.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症状
一、癥狀
本病多發於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性一般多於女性.由於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衛生狀況和體質的差異,其臨床表現也各異.常見有以下四種類型:
1、汗皰型初發為多數散在厚型小水皰,破裂後形成環狀鱗屑,亦可形成多環狀鱗屑,可逐漸擴延成片,皮膚逐漸增厚,自覺瘙癢.
2、趾間型好發於第3、4或4、5趾間,表現為少量鱗屑,自覺奇癢.病人常不自覺的搔抓,有時鱗屑不顯著,僅感瘙癢,稱為無癥狀型,但常為帶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繼發細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爛,濕潤有滲液.
3、鱗屑角化型表現為足蹠、足跟及足側緣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紅色鱗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顯,粗糙幹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癥狀較重,易致皸裂.夏季常可出現少數丘疹或小皰.病程慢性,時久皮膚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紅色毛癬菌引起,病情頑固,難以治愈.
4、濕潤糜爛型此型多繼發於趾間型或汗皰型,多由過度搔抓,常繼發細菌感染,局部炎性明顯,浸漬糜爛,有明顯滲出,自覺癢痛,夏季多見.
根據臨床表現並結合實驗室查菌檢查,足癬的診斷並不難.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检查
一、檢查
實驗室查菌檢查.
二、鑒別
1、掌蹠膿皰病損害始於指、掌部和趾蹠部,或掌、蹠同時患病.手部以掌中或魚際部為重,足部則以足跟和足弓為多.在紅斑基礎上發生小而深的膿皰,或先為水皰而後為膿皰.反復發作,時輕時重,除瘙癢外痛感明顯,無全身癥狀,皮損真菌檢查為陰性.
2、進行性對稱性紅斑角化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好發於手、足背部和四肢伸側,常有輕度瘙癢,局限於雙足時需與足癬鑒別,該病皮損為邊緣鮮明的紅斑,伴有角化過度和鱗屑,有時邊緣色素加深,皮屑中查不到真菌.
3、濕疹局限於足部的濕疹有時與足癬很相似,但濕疹多對稱,急性期滲液較多,慢性期邊界也不清楚,真菌檢查可鑒別.但有時足癬可合並濕疹.
腳癬 足癬 香港腳 腳氣预防
一、預防
預防:註意局部衛生,襪宜常用肥皂水洗、曬,不宜穿著膠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腳佈,治療手足多汗和汗皰.鞋宜常曬或以棉球浸甲醛(福爾馬林)置鞋內密封24~48h,有滅真菌效果.經繼發細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療後,可酌用抗菌劑.
二、護理
預後
鱗屑角化型,病情頑固,難以治愈.
註意事項
1要註意清潔,保持皮膚幹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5本癥以外治法為主.
6要保持腳的清潔幹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7公用澡堂、遊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自治療法
1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鐘,每日1-2次.
2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失.
5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鐘左右,可除腳臭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經常泡腳
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鐘,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