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證
厥證百科
厥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氣機逆亂,升降失調,氣血陰陽不相接續為基本病機,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急性病證.病情輕者,一般在短時內蘇醒,醒後無偏癱、失語及口眼喁斜等後遺癥;但病情重者,則昏厥時間較長,甚至一厥不復而導致死亡.
厥證
厥證病因
體質因素(30%):
此為厥證的病因之一.體質指人的素質而言,是個體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機能與結構上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往往決定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平素氣血運行不暢,或素體陽旺陰虧,或脾虛有痰等,陡遇巨大精神刺激,遂致氣血逆亂,發為厥證.
情志因素(30%):
主要是指惱怒驚駭恐嚇的情志變動,精神刺激是厥證的主要病因.在通常情況下,情志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一部分,然而突遇劇烈的情志變動,超過瞭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范圍,就會引起臟腑的功能失調而發病.“怒則氣上”、“驚則氣亂”、“恐則氣下”等即可致氣逆上沖或清陽不升,清竅失靈而發生昏仆致厥.
暴感外邪(10%):
主要是暑邪,其性炎熱屬陽,內侵人體,傳變迅速,傳人心包,擾亂心神,以致昏不知人而成暑厥.
病機
厥證的病機主要是氣機突然逆亂,升降乖戾,氣血陰陽不相順接.正如《景嶽全書·厥逆》所說:“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氣血敗亂之謂也.”所謂氣機逆亂是指氣上逆而不順.
情志變動,最易影響氣機運行,輕則氣鬱,重則氣逆,逆而不順則氣厥.氣盛有餘之人,驟遇惱怒驚駭,氣機上沖逆亂,清竅壅塞而昏倒為厥;素來元氣虛弱之人,陡遇恐嚇,清陽不升,神明失養而昏仆發厥.升降失調是指氣機逆亂的病理變化.氣的升降出入,是氣運動的基本形式,由於情志、飲食、外邪而致氣的運行逆亂,或痰隨氣升而成痰厥;或食滯中焦,胃失和降,脾不升清而成食厥;或暑熱鬱逆,上犯陽明而致暑厥.氣為陽,血為陰,氣與血有陰陽相隨,互為資生,互為依存,氣血的病變也是互相影響的.素有肝陽偏亢,遇暴怒傷肝,肝陽上亢,肝氣上逆,血隨氣升,氣血逆亂於上,發為血厥;同樣,大量失血,血脫氣無以附,氣血不能上達清竅而昏不知人,發為血厥.
厥證由於體質和病機轉化的不同,又有虛實的區別.大凡氣盛有餘者,情志突變,氣逆上沖,血隨氣逆,或挾痰挾食壅滯於上,以致清竅閉塞,不知人事,成為厥之實證;氣虛不足,或大量出血者,清陽不升,氣陷於下,血不上達,氣隨血脫,氣血一時不相順接,以致神明失養,不知人事,四肢不溫,發為厥之虛證.
厥證
厥證症状
典型癥狀:昏迷(72%)四肢發冷(70%)意識喪失(70%)面色蒼白(67%)出冷汗(65%)
厥證乃為內科急癥,臨床上以突然發生一時性的神志異常為證候特征.厥之輕者在昏倒不知人事後可於短時間內蘇醒,醒後感到頭昏乏力,倦怠口幹,並無其他明顯後遺癥.厥之重者可一厥不醒,“半日遠至一日”,乃致死亡.
本病的特點有急驟性、突發性和一時性.急驟發病,突然昏倒,移時蘇醒.往往在發病前有明顯的誘發因素,如情緒緊張、恐懼、驚嚇、疼痛等,發作前有頭暈、惡心、面色蒼白、出汗等先期癥狀.發作時昏仆,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由於氣、血、痰、食、暑等厥的不同,又各有相應的不同病史及臨床證候表現.
厥證
厥證检查
患者在發病之前,常有先兆癥狀,如頭暈、視力模糊、面色蒼白、出汗等,而後突然發生昏仆,不知人事,呈一時性,“移時蘇醒”,發病時常伴有惡心、汗出,或伴有四肢逆冷,醒後感頭暈、疲乏、口幹,但無失語、癱瘓等後遺癥,緩解時和常人一樣.應瞭解既往有無類似病證發生.發病前有明顯的情志變動、精神刺激之因素,或有大失血病史,或有暴飲暴食史,或有素體痰盛宿疾.註意詢問發作時的體位、持續時間以及厥之前後的表現.
1.實驗室檢查:血糖、血脂、血常規.
2.神經電生理學檢查:腦電圖、腦幹誘發電位等.
3.影像學檢查:CTMRI、胸部X攝片.
厥證预防
加強舉煉,註意營養,增強體質.註意思想修養,陶冶情志,避免惡性的精神和環境刺激.對已發厥證者,要加強護理,密切觀察病情的發展、變化,采取相應措施救治.患者蘇醒後,要消除其緊張情緒,針對不同的病因予以不同的飲食調養,如暑厥宜給予清涼素淡飲食,並多進食鮮水果或果汁.所有厥證患者應嚴禁煙酒及辛辣香燥之品,以免助熱生痰,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