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百科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體(chlamydia)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潛伏期5-14天,雙眼患病,多發生於兒童或少年期.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病因
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症状
潛伏期5~14天,雙眼患病,多發生於兒童或少期,輕的沙眼可以完全無自覺癥狀或僅有輕微的刺癢,異物感和小量分泌物,重者因後遺癥和並發癥累及角膜,有怕光,流淚,疼痛等刺激癥狀,自覺視力減退.
沙眼衣原體主要侵犯瞼結膜,最後以瘢痕形成而告終,檢查時其特征如下:
1、血及血管模糊:由於血管擴張,結膜上皮下有彌漫性的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等慢性炎細胞浸潤,使透明的結膜變得混濁肥厚,血管輪廓不清,呈一片模糊充血狀.
2、乳頭肥大:瞼結膜面粗糙不平,呈現無數的線絨狀小點,是由擴張的毛細血管網和上皮增殖而成.
3、濾光增生:是結膜上皮下組織在彌漫性浸潤的基礎上,由局限的淋巴細胞聚集而成,初發時,上瞼結膜出現散在細致的黃白色小點,不突出於結膜表面,夾雜在肥大的乳頭之間,為沙眼早期診斷依據之一.
4、角膜血管翳:在結膜發生病變的同時,首先角膜上緣的半月形灰白區血管網充血,發生新生血管,伸入透明的角膜上皮與前彈力層之間,各新生血管之間伴有灰白色點狀浸潤,是角膜上皮對沙眼衣原體的一種組織反應,稱為角膜血管翳,它是沙眼早期診斷的依據之一,隨病情進展,血管翳成排向瞳孔區懸垂下來,形似垂簾,當上方血管翳向下越過瞳孔區時,角膜其他方向亦都長出血管翳向中央進行,佈滿整個角膜,細胞浸潤嚴重時,可形成肥厚的肉樣血管翳,(pannuscrassus),嚴重影響視力.
5、瘢痕形成:當沙眼進行數年甚至數十年,所有炎性病變如濾泡,乳頭,將發生破潰或壞死,而逐漸被結締組織所代替,形成瘢痕,這標志著病變已進入退行期.
沙眼的病程,因感染輕重和是否反復感染有所不同,輕者或無反復感染者,數月可愈,結膜遺留薄瘢或無明顯瘢痕,反復感染者,病程可纏綿數年至數十年之久.
潛伏期約為5~12日,通常侵犯雙眼,多發生於兒童少年時期.
1、癥狀
多為急性發病,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數周後急性癥狀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覺眼易疲勞,如於此時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於流行地區,常有重復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癥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常因後遺癥,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幹燥等,癥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检查
1.病原學檢測
(1)塗片檢測衣原體包涵體:近年有報告用Papanicolaon染色法檢測沙眼衣原體包涵體,敏感性83%,方法簡便,是最常用的篩選方法,可用於高危人群的篩選.
(2)細胞培養法:認為是檢測沙眼衣原體的金標準,但費時,且要求一定的設備技術條件,難作為臨床常規檢測手段.
2.分子生物學方法
原位雜交法檢測宮頸或直腸活檢標本中沙眼衣原體DNA.亦可用PCR法檢測,可明顯提高檢測敏感性,且可用於鑒定其種及血清型,可用於診斷、療效判斷及流行病學調研,此方法檢出率高於其他方法.亦有報告用熱啟動聚合酶鏈反應(hotstartPCR,HSPCR),可明顯降低非特異性擴增,減少假陽性反應.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沙眼预防
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曬幹;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應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臉,對沙眼病人應積極治療,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並註意水源清潔.
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有規律地進行活動和鍛煉,避免勞累,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