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麻風
咽部麻風百科
麻風(leprosy)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傳染病,以侵犯皮膚、粘膜及周圍神經為主,亦可累及深部組織和器官.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進入人體.本病不胎傳,也不遺傳.
咽部麻風
咽部麻風病因
疾病病因:
麻風桿菌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
除初期階段咽部粘膜可呈急性水腫外,一般呈結節性浸潤,粘膜幹燥萎縮,懸雍垂,硬腭、軟腭、腭弓及扁桃體等處均可發生結節性浸潤,病變破壞所致的缺損瘢痕常呈放射狀.
咽部麻風
咽部麻風症状
根據麻風病接觸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膚,粘膜和周圍神經損害,病變都位分泌物或活檢,找到麻風桿菌即可確診,晚期麻風須與結核,梅毒相鑒別.
麻風病變多數發生於鼻部,有時全身癥狀未出現之前,鼻腔分泌物塗片中可找到大量麻風桿菌,傳染性極強,咽部麻風較少見,多為鼻部瘤型麻風向下蔓延所致,除初期階段咽粘膜可呈急性水腫外,一般呈結節樣浸潤,粘膜幹燥萎縮,懸雍垂,硬腭,軟腭,腭弓及扁桃體等處均可發生結節性浸潤,病變破壞所致的缺損,瘢痕常呈放射狀,患者咽反射消失,開放性鼻音,但不覺疼痛.
耳大神經受侵犯可致增厚粗大,面神經可因病變侵犯刺激發生痙攣,亦可因病變壓迫出現周圍性面癱,痙攣和面癱同時存在,這是麻風性面癱的特征.
咽部麻風
咽部麻風检查
一、麻風桿菌檢查:
取活動性皮損組織液印片進行抗酸染色,TT多呈陰性,LL多呈陽性.主要從皮膚和粘膜上取材,必要時可作淋巴結穿刺查菌.皮膚查菌取材:選擇有活動性,皮膚損害,消毒皮膚.檢查時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兩指將患者皮膚捏緊提起,使局部皮膚變白,然後右手持脫刀切開一個5毫米長,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組織液,塗在載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鏡檢.切口棉球貼壓,取材部位的多少視需要而定.
二、組織病理檢查:
組織病理TT主要表現為真皮小血管及神經周圍有上皮樣細胞浸潤,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酸桿菌;LL表現為真皮內含有泡沫細胞(即麻風細胞)肉芽腫,抗酸染色顯示泡沫細胞內有大量的麻風桿菌,因不侵犯真皮淺層,故表皮與真皮間有一無浸潤帶.
麻風菌素試驗:麻風菌素試驗用於測定機體對麻風桿菌的遲發型變態反應,TT多呈強陽性,而LL多呈陰性.是一種簡易的測定機體對麻風桿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地反映機體對麻風桿菌細胞免疫反應的強弱和有無.麻風菌素的種類有粗制麻風菌素、純桿菌麻風菌素和純蛋白麻風菌素,目前通用者為粗制麻風菌素(又稱完整麻風菌素).
咽部麻風预防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