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癍瘕積聚
胃癌 癍瘕積聚百科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其發病率居各類腫瘤的首位,每年約有17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且每年還有2萬以上新的胃癌病人產生出來,胃癌確實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胃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40~60歲多見,男多於女,約為2:1.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見於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未經治療者平均壽命約為13個月.
胃癌 癍瘕積聚
胃癌 癍瘕積聚病因
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30%):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薰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煙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煙者高50%.
幽門螺桿菌感染(20%):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癥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幽門螺桿菌的毒性產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體檢出率較一般人群明顯為高.
癌前病變(20%):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癥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癌前病變系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胃黏膜上皮的異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根據細胞的異型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遺傳和基因(10%):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癌前期變化
所謂癌前期變化是指某些具有較強的惡變傾向的病變,這種病變如不予以處理,有可能發展為胃癌,癌前期變化包括癌前期狀態(precancerousconditions)與癌前期病變(precancerous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狀態
(1)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率呈顯著的正相關;
(2)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患者中10%發生胃癌,胃癌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絨毛型息肉雖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變率卻為15%~40%,直徑大於2cm者癌變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見,而癌變率僅1%;
(4)殘胃:胃良性病變手術後殘胃發生的癌瘤稱殘胃癌,胃手術後尤其在術後10年開始,發生率顯著上升;
(5)良性胃潰瘍:胃潰瘍本身並不是一個癌前期狀態,而潰瘍邊緣的粘膜則容易發生腸上皮化生與惡變;
(6)巨大胃粘膜皺襞癥(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經巨大胃粘膜皺襞漏失,臨床上有低蛋白血癥與浮腫,約10%可癌變.
2.胃的癌前期病變
(1)異形增生與間變:前者亦稱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癥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細胞增生,少數情況不可發生癌變,胃間變(anaplasia)則癌變機會多;
(2)腸化生:有小腸型與大腸型兩種,小腸型(完全型)具有小腸粘膜的特征,分化較好,大腸型(不完全型)與大腸粘膜相似,又可分為2個亞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與胃癌發生關系密切.
病理改變
(一)胃癌的發生部位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胃小彎及前後壁,其次在賁門部,胃體區相對較少.
(二)巨體形態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論范圍大小,早期病變僅限於粘膜及粘膜下層,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淺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潰瘍型)三型,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淺型),Ⅱb(平坦表淺型)及Ⅱc(凹陷表淺型)三個亞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組合,如Ⅱc+Ⅱa,Ⅱc+Ⅲ等,早期胃癌中直徑在5~10mm者稱小胃癌,直徑<5mm稱微小胃癌.
2.中晚期胃癌
也稱進展型胃癌,癌性病變侵及肌層或全層,常有轉移,有以下幾種類型:
(1)蕈傘型(或息肉樣型):約占晚期胃癌的1/4,癌腫局限,主要向腔內生長,呈結節狀,息肉狀,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爛,潰瘍,亦稱結節蕈傘型,癌腫呈盤狀,邊緣高起,中央有潰瘍者稱盤狀蕈傘型.
胃竇小彎後壁有一腫物突出胃腔,略呈分葉狀,表面不平呈顆粒狀,並見有糜爛,腫物基部稍狹小,呈亞蒂型,周圍粘膜未見明顯浸潤.
(2)潰瘍型:約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為局限潰瘍型和浸潤潰瘍型,前者的特征為癌腫局限,呈盤狀,中央壞死,常有較大而深的潰瘍潰瘍底一般不平,邊緣隆起呈堤狀或火山口狀,癌腫向深層浸潤,常伴出血,穿孔,浸潤潰瘍型的特征為癌腫呈浸潤性生長,常形成明顯向周圍及深部浸潤的腫塊,中央壞死形成潰瘍,常較早侵及漿膜或發生淋巴結轉移.
(3)浸潤型:此型也分為兩種,一種為局限浸潤型,癌組織浸潤胃壁各層,多限於胃竇部,浸潤的胃壁增厚變硬,皺壁消失,多無明顯潰瘍和結節,浸潤局限於胃的一部分者,稱&ldquo局限浸潤型&rdquo,另一種是彌漫浸潤型,又稱皮革胃,癌組織在粘膜下擴展,侵及各層,范圍廣,使胃腔變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腫而無潰瘍.
(4)混合型:同時並存上述類型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病變者.
(5)多發癌:癌組織呈多灶性,互不相連,如在萎縮性胃炎基礎上發生的胃癌即可能屬於此型,且多在胃體上部.
(三)組織分型
根據組織結構可分為4型,①腺癌: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與粘液腺癌,根據其分化程度分為高分化,中分化與低分化3種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細胞癌)④特殊類型癌:包括腺鱗癌,鱗狀細胞癌,類癌等.
根據組織發生方面可分為兩型,①腸型:癌起源於腸腺化生的上皮,癌組織分化較好,巨體形態多為蕈傘型②胃型:癌起源於胃固有粘膜,包括未分化癌與粘液癌,癌組織分化較差,巨體形態多為潰瘍型和彌漫浸潤型.
(四)轉移途徑
1.直接播散
浸潤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漿膜直接向胃壁內,食管或十二指腸發展,癌腫一旦侵及漿膜,即容易向周圍鄰近器官或組織如肝,胰,脾,橫結腸,空腸,膈肌,大網膜及腹壁等浸潤,癌細胞脫落時也可種植於腹腔,盆腔,卵巢與直腸膀胱陷窩等處.
2.淋巴結轉移
占胃癌轉移的70%,胃下部癌腫常轉移至幽門下,胃下及腹腔動脈旁等淋巴結,而上部癌腫常轉移至胰旁,賁門旁,胃上等淋巴結,晚期癌可能轉移至主動脈周圍及膈上淋巴結,由於腹腔淋巴結與胸導管直接交通,故可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
3.血行轉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發現癌細胞,可通過門靜脈轉移至肝臟,並可達肺,骨,腎,腦,腦膜,脾,皮膚等處.
胃癌 癍瘕積聚
胃癌 癍瘕積聚症状
胃癌的癥狀:
便秘惡心乏力腹部腫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腹水黑便黃疸急腹癥結節
臨床表現
早期胃癌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當臨床癥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癥狀,以免延誤診治.
1.癥狀
(1)早期胃癌
隨著病情發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狀況逐漸發生改變,這些癥狀常無特異性,可時隱時現,可長期存在.如上腹脹痛、鈍痛、隱痛,惡心,食欲不振,噯氣和消瘦等;少數潰瘍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潰瘍樣癥狀,呈節律性疼痛,反酸,內科治療可緩解等.有的患者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的基礎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發生癌變,而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癥狀已長期存在,或反復發作,更易使患者和醫生放松對胃癌的警惕,而延誤診斷時機.某些早期胃癌也可以出現嘔血,黑便,或吞咽困難等癥狀而就診.
①上腹不適:是胃癌中最常見的初發癥狀,約80%患者有此表現,與消化不良相似,如發生腹痛,一般開始較輕微,且無規律性,進食後不能緩解,逐漸加重,可以為隱痛,鈍痛.部分可以有節律性疼痛,尤其胃竇胃癌更明顯,甚至進食或服藥可緩解.老年人痛覺遲鈍,多以腹脹為主訴.這些癥狀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視,就醫時也易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況,應給予進一步檢查,以免漏診:A.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經治療無效;B.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規律性改變,且程度日趨加重.如癥狀有所緩解,但短期內又有發作者,也應考慮胃癌的可能性,及時作進一步檢查.
②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食欲減退和消瘦是胃癌次常見癥狀,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的癥狀,部分患者是因進食過多會引起腹脹或腹痛而自行限制進食的.原因不明的厭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癥狀,需要引起重視.早期胃癌患者一般無明顯的陽性體征,大多數患者除全身情況較弱外,僅在上腹部出現深壓痛.
(2)進展期胃癌
胃癌病變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無轉移至有轉移是一個漸進性過程,因此早期,進展期乃至晚期之間並無明顯界限,不僅如此,各期之間癥狀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變已屆進展期,但癥狀尚不明顯,有些雖處早期但已有較突出的癥狀,也有些患者是以器官轉移的癥狀或合並癥的癥狀而就診.根據國內資料的統計進展期胃癌常見的癥狀如下:
①腹痛:當胃癌發展擴大,尤其在浸潤穿透漿膜而侵犯胰腺或橫結腸系膜時,可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並向腰背部放射.極少數癌性潰瘍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現腹部劇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②食欲減退和消瘦:癌腫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營養不良的表現,往往是進行性加重,最後表現為惡病質.
③惡心嘔吐:也是較常見的癥狀之一,早期即可發生.胃竇部癌也可出現幽門梗阻的癥狀.
④嘔血和黑便:癌腫表面形成潰瘍時,則出現嘔血和黑便.1/3胃癌患者經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部分可出現間斷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嘔血而就診者.
⑤腹瀉:可能與胃酸過低有關,大便可呈糊狀甚而可有五更瀉.晚期胃癌累及結腸時常可引起腹瀉,鮮血便等.
⑥咽下困難:癌腫長大後,可出現梗阻癥狀,賁門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難,胃竇癌引起幽門梗阻癥狀.
2.體征
早期胃癌可以無任何體征.或僅有上腹部壓疼.中晚期胃癌多數上腹壓痛明顯.1/3患者腹部可觸及腫塊,質硬,表面不平滑,有觸痛,尤其患胃竇部癌的消瘦患者更易發現腫塊.至於轉移灶如直腸前觸及腫塊、臍部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和腹水的出現,更是晚期胃癌的證據.
上腹部腫塊、直腸前隱窩腫物、臍部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左腋下淋巴結腫大,腹水等常提示已有遠處轉移.並常因轉移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體征,而使臨床表現非常復雜.如肝轉移可出現肝大,黃疸等,卵巢轉移可發現卵巢腫大和大量腹水,肺部轉移可有呼吸困難等.
此外,胃癌伴癌綜合征也可成為重要體征,如血栓性靜脈炎、皮肌炎等.晚期患者可有發熱,惡病質等.
胃癌 癍瘕積聚
胃癌 癍瘕積聚检查
胃癌檢查項目:
胃蛋白酶內鏡檢查胃鏡胃腸道疾病的超聲檢查胃腸道CT檢查脫落細胞檢查
(一)胃腸X線檢查
為胃癌的主要檢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以顯示粘膜紋,如加壓投照力雙重對比等方法,尤其是鋇劑,空氣雙重對比方法,對於檢出胃壁微小病變很有價值.
1.早期胃癌的X線表現
在適當加壓或雙重對比下,隆起型常顯示小的充盈缺損,表面多不光整,基部稍寬,附近粘膜增粗,紊亂,可與良性息肉鑒別.
淺表型:粘膜平坦,表面可見顆粒狀增生或輕微盤狀隆起,部分患者可見小片鋇劑積聚,或於充盈相對呈微小的突出,病變部位一般蠕動仍存在,但胃壁較正常略僵.
早期平坦型胃癌
凹陷型:可見淺龕影,底部大多毛糙不齊,胃壁可較正常略僵,但蠕動及收縮仍存在,加壓或雙重對比時,可見凹陷區有鋇劑積聚,影較淡,形態不規則,鄰近的粘膜紋常呈杵狀中斷.
2.中晚期胃癌的X線表現
蕈傘型:為突出於胃腔內的充盈缺損,一般較大,輪廓不規則或呈分葉狀,基底廣闊,表面常因潰瘍而在充盈缺損中有不規則龕影,充盈缺損周圍的胃粘膜紋中斷或消失,胃壁稍僵硬.
潰瘍型:主要表現為龕影,潰瘍口不規則,有指壓跡征與環堤征,周圍皺襞呈結節狀增生,有時至環堤處突然中斷,混合型者常見以潰瘍為主,伴有增生,浸潤性改變.
胃竇小彎側不規則陰影,周圍有息肉樣增生,形成指壓跡(&uarr)和裂隙.
浸潤型:局限性者表現為粘膜紋異常增粗或消失,局限性胃壁僵硬,胃腔固定狹窄,在同一位置不同時期攝片,胃壁可出現雙重陰影,說明正常蠕動的胃壁和僵硬胃壁輪廓相重,廣泛浸潤型的粘膜皺襞平坦或消失,胃腔明顯縮小,整個胃壁僵硬,無蠕動波.
(二)內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胃內各部位,對胃癌,尤其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很大.
1.早期胃癌
隆起型 主要表現為局部粘膜隆起,突向胃腔,有蒂或廣基,表面粗糙,有的呈乳頭狀或結節狀,表面可有糜爛,表淺型表現為邊界不整齊,界限不明顯的局部粘膜粗糙,略為隆起或凹陷,表面顏色變淡或發紅,可有糜爛,此類病變最易遺漏,凹陷型有較為明顯的潰瘍,凹陷多超過粘膜層,上述各型可合並存在而形成混合型早期胃癌.
胃體中部大彎側有一半球形息肉樣隆起,表面光滑,質硬,直徑約1.5厘米,基底寬,四周粘膜完整,無水腫,無浸潤.
早期胃癌(淺表潰瘍型)
幽門前區偏後壁有一隆起,部分呈節結狀,色蒼白,其中央有一不規則淺潰瘍,病理證實為腺癌.
2.中晚期胃癌
常具有胃癌典型表現,內鏡診斷不難,隆起型的病變直徑較大,形態不規則,呈菜花或菊花狀.
(三)胃液檢查
約半數胃癌患者胃酸缺乏,基礎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過正常(100&mug/ml),但胃液分析對胃癌的診斷意義不大.
(四)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檢查
包括癌的免疫學反應,本內特殊化學成分的測定及酶反應等,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單克隆抗體的檢測等,但這些檢查假陽性與假陰性均較高,特異性不強.
胃癌 癍瘕積聚预防
胃癌的病因復雜,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為瞭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應開展二級預防.一級預防即病因預防,是指設法控制和避免已知的可疑致癌因素.二級預防是在自然人群中發現易感個體,並予定期隨訪檢查,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1.一級預防
(1)註意飲食衛生,避免多食過度刺激性飲食及熏制品.節制煙酒,定時飲食,防止暴飲暴食,以減少胃炎及胃潰瘍的發生.
(2)改變傳統的鹽醃或煙熏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廣泛應用冰凍保鮮儲存法.
(3)減少食物中鹽分的攝入,每天攝取量控制在6g以下.
(4)經常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
(5)多食牛奶及奶制品.
(6)增加食物中新鮮魚、肉等蛋白質的含量.
(7)經常食用大蒜.
(8)根除胃內HP感染.對長期治療無效的胃潰瘍或大於2cm的胃息肉的患者均應及時手術治療,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定期隨訪作胃鏡檢查,都具有一定的預防意義.
研究表明:
①癌癥不能在弱堿性的人體中形成;
②癌癥隻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③如果你有癌癥,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④癌癥隻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⑤如果你的身體變弱堿性,癌癥不能擴展;
⑥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堿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癥都有轉變和被治好;
⑦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哪怕隻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堿性,你的癌癥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⑧不用擔心你的傢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癥,隻要你的身體是弱堿性的,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瞭,它將會轉變;
⑨癌癥都是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性的,你就會得癌癥.如果是弱堿的,你就不會得癌癥.如果你已有瞭癌癥,隻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堿性,癌癥就會離你而去.預防癌癥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堿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癥的有效途徑.
A)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癥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癥.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各種癌癥疾病遠離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傢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2.二級預防
(1)在胃癌高發區開展人群普查:這是發現早期胃癌的一條重要途徑.胃癌預防的關鍵問題在於早期發現.普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一個重要措施,凡年齡在40歲以上.有較長時間胃病史者,或近幾個月出現明顯胃部癥狀者,應列為普查對象.日本近三十多年來應用配備X線雙重對比造影的胃癌普查車,對40歲以上的居民進行普查,可使胃癌的死亡率下降27%.雖然日本在胃癌普查方面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應用X線間接攝片雙重對比法作為初篩,再用胃鏡或X線精密攝片檢查予以確診的方法,不但耗資巨大,而且對早期胃癌的漏診率可高達27.2%.其次,由於目前對胃癌的自然史尚缺乏瞭解,因此兩次普查應間隔多久,也尚難明確.我國人口眾多,經濟水平還不夠發達,且胃癌發病率也不如日本高,顯然日本的自然人群普查方法不宜在國內廣泛推廣.
近年來,國內在研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胃癌普查初篩方法方面,做瞭不少工作,取得瞭一定進展.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用計算機作病史和癥狀的模式判別,另一是用各種材料做成的小球采集空腹胃液,再作隱血或生化檢查.其共同目的是先篩選高危人群,再進一步作X線或胃鏡檢查,胃癌的檢出率一般在0.3%以上,其中早期胃癌一般占30%以上,見表6.雖然此法也存在漏診的問題,但由於方法簡便,費用低廉,故有一定實用價值,可在胃癌高發區推廣試用,並逐步完善之.
(2)建立胃病專科門診減少來院就診病人的漏診、誤診,是早期發現胃癌的另一條途徑.由於早期胃癌常無明顯癥狀,中晚期胃癌的癥狀也無特異性,因此易被誤診為胃炎或胃潰瘍等慢性胃病.總結國內以往有癥狀胃癌獲確診的病例,三個月內確診者僅占29%,一年以上確診者竟達33%.即使醫療水平較高的上海,胃癌來院首診到確診的平均時間也有113天,來院就診4個月以上才確診的病例也達26.2%.因此如何提高來院病人的早診率,減少院內誤診時間,是提高胃癌療效的又一關鍵.據國外經驗,在設立消化專科門診後,可使早期胃癌的比例從原來的1.6%提高到10.60%.國內凡設有消化專科的醫院,其早期胃癌的比例為10%~180%,遠較一般綜合性醫院1.2%~2.7%為高.因此有條件的醫院均應設立胃病專科門診,加強對因胃部癥狀來院就診病人的檢查工作,特別是對初診或病史較長且處於好發年齡的病例,均應行胃鏡或鋇餐檢查,以減少漏診,提高門診病人中的胃癌早期診斷率.(3)做好易感病例的隨訪:已知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殘胃、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全結腸型腸化病人,胃癌的發病率較高.因此,對上述胃癌前狀態和癌前病變進行積極治療、定期隨訪檢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又一條途徑.有學者認為,對內科治療經久不愈或有重度瘢痕形成的慢性胃潰瘍、胃多發性息肉、直徑大於2cm的單發性息肉及重度不典型增生,因有高度癌變傾向,可采取手術治療.對殘胃的隨訪,有人建議:
①凡40歲以前手術者,術後20年起每年1次.
②凡40歲以後手術者,術後10年起每年1次.
③有慢性膽汁反流者,術後10年起每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