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缺乏癥
維生素B1缺乏癥百科
維生素Bl缺乏癥(VitaminBldeficiency)又稱腳氣病(Beriberi),是因缺乏維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引起的疾病.多見於以大米為主食的地區,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當身體缺乏維生素B1時,熱能代謝不完全,會產生丙酮酸等酸性物質,進而損傷大腦、神經、心臟等器官,由此出現的一系列癥狀,總稱為“腳氣病".
維生素B1缺乏癥
維生素B1缺乏癥病因
病因
(一)攝入不足:膳食中維生素B1含量不足為常見原因.人乳硫胺素含量明顯較牛乳低,但足夠供給生長需要.當乳母膳食中缺乏維生素B1,且單純母乳喂養未加輔食,嬰兒即可患病;長期食用精制米、面;洗米、煮飯、煮菜過程中維生素B,喪失、破壞;某些魚類、貝類含有破壞維生素B1的酶,長期喜食生魚、貝類者易患本病.
(二)吸收障礙:慢性消化紊亂、長期腹瀉等引起吸收障礙,導致缺乏.
(三)需要量增加:小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量相對較多;長期發熱、感染、手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代謝旺盛、消耗增加,對維生素B1需要量亦增加,若不及時補充,易引起缺乏.
病理生理
維生素B1在體內為重要生物催化劑,以輔酶形式參與多種酶系統活動,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產能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維生素B1在小腸內吸收,在肝、腎等組織中經磷酸化作用轉為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pyrophosphate,TPP),即輔羧酶,參與糖代謝過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脫羧反應,使丙酮酸和乳酸進一步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產生能量並促進肝內糖元合成.
維生素B1缺乏,主要引起糖代謝障礙,能量生成不足,導致血中丙酮酸和乳酸堆積,使主要由葡萄糖供能的神經、心臟、腦組織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出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血中丙酮酸和乳酸濃度增高,可引起周圍小動脈擴張,舒張壓下降,脈壓差增大,靜脈回流量增多,加重心臟負擔.
維生素B1缺乏癥
維生素B1缺乏癥症状
嬰兒多為急性發病,以神經系統為主者稱腦型腳氣病;出現心功能不全者稱心型(沖心型)腳氣病;以水腫癥狀顯著者稱水腫型腳氣病.亦可數型癥狀同時出現.年長兒則以水腫和多發性周圍神經炎為主要表現.
(一)消化系統癥狀:以3~6月嬰兒最多見,多為母乳中維生素B1不足所致.常有厭食、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等.
(二)神經系統癥狀:嬰兒可表現為神經麻痹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早期有煩躁、夜啼、因喉返神經麻痹所致聲音嘶啞、甚至失音為本病的特征.繼而,神志淡漠、喂食嗆咳、吸乳無力、眼臉下垂、全身軟弱無力、深淺反射減弱、甚至消失,嗜睡、嚴重者驚厥、昏迷,可引起死亡.年長兒以多發性周圍神經炎為主,先有雙下肢對稱性感覺異常、腓腸肌觸痛、進而感覺減退,以至消失,病情進展可出現上行性弛緩性癱瘓.
(三)心血管系統癥狀:嬰幼兒常突發心力衰竭,多見於哺乳後或睡覺將醒時突然發生.表現為氣促、煩躁、尖叫、嗆咳、出冷汗、紫紺、心率速,出現奔馬律、心音低鈍、心臟擴大、雙肺佈滿濕羅音、肝腫大、重癥迅速死亡.心電圖呈低電壓、S-T段壓低、T波低平、倒置等改變.
(四)水腫與漿液滲出:年長兒可於早期出現下肢踝部水腫,甚至延及全身或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
維生素B1缺乏癥
維生素B1缺乏癥检查
實驗室檢查:可測定全血和紅細胞內轉酮酶的活性和體外實驗中加入硫胺素焦磷酸後轉酮酶活力反應,此法與測定尿中硫胺素排出量的方法相比,前者是診斷腳氣病更好的指標.
維生素B1缺乏癥预防
1.註意食物的合理搭配與改善烹調方法:不長期吃加工過於精細的米,面及其制品,常吃些粗糧和雜糧,不用堿烹調加工食物,勿棄米湯和菜湯,不吃未經加熱的生魚,蝦肉及少吃蕨類,檳榔等食物,飲茶及咖啡不過量.
2.在治療其他疾病時尤其要註意預防維生素B1的缺乏:如給病人靜脈註射大量葡萄糖液時,葡萄糖在代謝過程中會使體內維生素B1不斷消耗,應及時補充.
3.對一些需要量較高的人群:如兒童,妊娠,哺乳婦女,高溫作業人員等,即使沒有缺乏癥的臨床表現,可每天給予一定量的維生素B1作為預防,有人采用薏仁粥預防維生素B1缺乏癥,發現觀察組維生素B1缺乏癥的患病率為1.1%,而對照組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