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百科
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以ABO和Rh血型系統母嬰不合引起溶血者為多見,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統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極為少見.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病因
1,ABO溶血病 母親不具有的胎兒顯性紅細胞A或B血型抗原(由父親遺傳)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分娩時),刺激母體產生相應抗體,當再次懷孕(其胎兒ABO血型與上一胎相同),不完全抗體(1gG)進入胎兒血循環,與紅細胞相應抗原結合,形成致敏紅細胞,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破壞引起溶血.由於自然界存在A或B血型物質如某些植物、寄生蟲、傷寒疫苗、破傷風及白喉類毒素等,O型母親在第一次妊娠前,已接受過A或B血型物質的刺激,血中抗A或抗B(1gG)效價較高,因此懷孕第一胎時抗體即可進入胎兒血循環引起溶血.
2,Rh溶血病 Rh血型系統有6種抗原,即D、E、C、d、e、c(d抗原未測出隻是推測),其抗原性強弱依次為D>E>C>c>e,故以RhD溶血病最常見,其次為RhE,Rhe溶血病罕見.紅細胞缺乏D抗原稱為Rh陰性,具有D抗原稱為Rh陽性,中國人絕大多數為Rh.母親Rh陽性(有D抗原),也可缺乏Rh系統其他抗原如E等,若胎兒有該抗原也可發生Rh溶血病.
由於自然界無Rh血型物質,Rh溶血病一般不發生在第一胎.首次妊娠末期或胎盤剝離時,Rh陽性的胎兒血(>0.5~lml)進入Rh陰性母血中,約經過8~9周產生IgM抗體(初發免疫反應),此抗體不能通過胎盤,以後雖可產生少量IgC;抗體,但胎兒已經娩出,如母親妊娠(胎兒Rh血型與上一胎相同),若孕期有少量胎兒血(0.05~0.1m1)進入母血循環,則幾天內便產生大量IgG抗體(次發免疫反應),該抗體通過胎盤引起胎兒紅細胞溶血.
當Rh陰性母親既往輸過Rh陽性血或有流產或人工流產史,因其懷孕前已被致敏,故第-胎可發病.極少數Rh陰性母親雖未接觸過Rh陽性血,其第一胎發病可能是由於Rh陰性孕母親為Rh陽性,其母懷孕時已使孕婦致敏,故第一胎發病(外祖母學說).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症状
ABO溶血病不發生在母親AB型或嬰兒O型,主要發生在母親O型而胎兒A型或B型;第-胎可發病;f臨床表現較輕.Rh溶血病一般發生在第二胎;第一次懷孕前已致敏者其第一時發病;臨床表現較重,嚴重者甚至死胎.
1.黃疸 多數ABO溶血病的黃疽在生後第2~3天出現,而Rh溶血病一般在24小時內
出現並迅速加重.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型為主,如溶血嚴重可造成膽汁淤積,結合膽紅素升
2.貧血 程度不一.重癥Rh溶血生後即可有嚴重貧血或伴心力衰竭.部分患兒因其抗體持續存在,貧血可持續至生後3-6周.
3.肝脾大 Rh溶血病患兒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很少發生.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检查
1.血型檢查 檢查母子ABO和Rh血型.
2.溶血檢查 溶血時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早期新生兒毛細血管血血紅蛋白<145g/l>6%);血塗片有核紅細胞增多(>10/100個白細 胞);血清總膽紅素和未結合膽紅素明顯增加.
新生兒溶血病 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母嬰血型不合性溶血病预防
Rh陰性婦女在流產或分娩Rh陽性胎兒後,應盡早註射相應的抗Rh免疫球蛋白,以中和進入母血的Rh抗原.臨床目前常用方法是對RhD陰性婦女在流產或分娩RhD陽性胎兒底72小時內肌註抗D球蛋白300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