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小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小兒先天性髖關節發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治療的方法按病兒的年齡以及病理變化的情況而有所不同.
1.6個月以內患兒一般6個月以下的嬰兒治療比較簡單,雙下肢保持高度外展位漸可復位,用梯形尿枕、蛙式位夾板或Pavlik吊帶保持3~4個月,多數可以治愈.
2.3歲以內患兒3歲以內的患兒采用保守療法,麻醉下進行手法整復,用蛙式位石膏或支架固定2~4個月,再換用外展位支架石膏或外展支架固定4個月,療效比較滿意.北京兒童醫院在1973~1991年底用上述方法治療髖脫位病兒1000多例,90%以上的病例均獲成功.
3.3歲以上患兒3歲以上的病兒手法整復失敗率增高.4~7歲的兒童一般需要手術切開復位.根據病理變化可采用關節盂唇切除以加深髖臼,骨盆截骨術(salter)、髖臼周圍截骨術(pemberton)、骨盆截骨內移術(chiari)、髖臼挖深或臼蓋成形術等,這些方法旨在加深或調整髖臼的方向.此外,可采用股骨粗隆下旋轉截骨術來糾正前傾角過大,內收截骨術糾正髖外翻,均對穩定關節有利.
近年來手術年齡有所擴大,但8歲以上病兒的療效不理想,易致患髖僵硬,日後不能耐受遠程走路以及腰、髖疼痛問題.
2、預後
1.關節外的因素因髖關節四周的肌肉與筋膜縮短,使股骨頭不能向下拉至髖臼水平.內收肌攣縮使髖不能外展,也是復位困難的因素.由於大粗隆向近端移位,致臀中、小肌短縮.髂腰肌位於髖臼的前內側,緊貼關節囊.股骨頭向上外方脫位時,髂腰肌隨小粗隆上升而拉緊,壓在關節囊上,甚至發生粘連.
2.關節內的因素
(1)關節囊:關節囊由於負重,包在股骨頭上的關節囊肥厚並可與局部的髂骨翼外側面粘連.關節囊峽部過窄,致股骨頭不能通過.關節囊封住髖臼開口部或與股骨頭粘連,使股骨頭與髖臼隔開.復位後很不穩定.X線照片顯示有側方移位或不能中心復位.
(2)盂唇:復位手術中發現盂唇內翻者約占35%.正常髖臼的盂唇位於臼緣,向外呈弧狀突出,加深髖臼覆蓋股骨頭的面積.股骨頭向上脫位時,盂唇部向外翻出,壓在髂骨上.股骨頭進一步向上移位.從後方離開瞭盂唇.此時盂唇反因自身的彈性向內翻入髖臼,成為復位的另一障礙.
(3)圓韌帶:圓韌帶過度肥厚、拉長或呈片狀,均可影響股骨頭復位.
3.骨性因素股骨頸前傾角過大,股骨頭不朝向髖臼,可引起半脫位和再脫位.股骨頭的梨狀變形會使復位困難.另一骨性因素為髖臼發育不良.這是由於髖臼未容納股骨頭,失去正常塑形過程引起的.新生兒髖脫位伴髖臼發育不良的較少.髖臼發育不良隨脫位時間的延長而加重.復位後,股骨頭對髖臼產生壓力,髖臼又進一步發育,1~2歲以內的大都可恢復.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小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小兒先天性髖關節發饮食
一、飲食
飲食方面要做到規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制品等.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小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小兒先天性髖關節發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本癥可致跛行和腰痛.
1、再脫位可發生在手法復位當時或在復位以後.再脫位的程度可從輕度半脫位到完全脫位.晚期再脫位可發生在石膏固定期間或拆去石膏後.
妨礙復位的因素亦可引起再脫位,更換石膏時病兒躁動或粗暴檢查也可引起再脫位.前傾角過大是後期脫位的原因,多在開始走路後發生.在石膏內發生脫位者,需拆去石膏作關節造影.對復位不滿意的,需再切開復位.
2、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醫源性並發癥.可由於閉合復位石膏固定於過度外展位及內收肌緊張而對軟骨及骨造成的機械性壓迫,或切開復位的創傷,以及拆除石膏後強力活動髖關節所致.若發生在股骨頭骨化中心出現以前,X線照片表現為骨化中心出現晚、股骨頸變寬.若發生在股骨頭骨化中心出現後,則先表現為化骨核密度增加,繼而有吸收變化.最後股骨頭扁平.缺血壞死後期,因粗隆代償發育而並發髖內翻.
3、骨折閉合或切開復位時可因暴力而引起股骨頭骨骺分離,股骨頸或粗隆下骨折.大兒童多並發於長期牽引,骨廢用萎縮.一旦發生骨折,要待骨折愈合後再處理脫位.若術前有前傾角過大者,在處理醫源性骨折時可一並糾正.
4、神經麻痹復位時過牽或手法使股骨頭與骨盆壓擠,均可損傷神經.坐骨神經或股神經可受損傷.如能及早診斷,應使之再脫位以減少神經的張力.
5、術後關節活動受限或強直其原因多與手術破壞關節軟骨面,術前或術中松解關節四周軟組織不充分,術後石膏固定過久,過早負重或術後牽引不足,感染和病兒年齡太大有關.個別病兒有瘢痕體質也是關節強直的因素.